|  学校首页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古韵兰香 | 《偶成》

发布时间:2025-10-31  点击量:

偶成

【宋】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赏析:

《偶成》是南宋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以“劝学”为核心展开哲思。“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以切身体悟揭示人生真谛:青春易逝如白驹过隙,学问精进需经年累月,故须珍视每寸光阴。诗人以“易老”与“不可轻”的辩证关系,揭示人生易逝、求学路长的哲理,强调惜时如金。

“池塘春草梦”:源自谢灵运《登池上楼》中的名句“池塘生春草”,后人常用“池塘春草”象征春意盎然、时光静好。此处“春草梦”比喻人在春日美景中沉醉、不觉时光流逝,暗含对青春美好时光的留恋。“阶前梧叶已秋声”:以“梧叶秋声”象征秋意来临、时光飞逝,与“春草梦”形成强烈对比,突出光阴转瞬即逝的感慨,生动表达时光易逝、须及时努力的哲理,是借景抒情、寓理于景的典范。同时通过时空交错的意象对比——春日池塘的盎然生机尚未消散,秋日梧桐的萧瑟落叶已然作响,将抽象的时间流逝具象化为可感的自然更迭,使“惜时”主题获得视觉与听觉的双重震撼。

全诗语言平实却蕴含哲理,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强烈反差将劝学主旨升华为生命哲思,令读者在季节轮回的意象中体悟光阴之珍贵。

译文:

青春的日子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要珍惜,不能轻易放过。还没从美丽的春色中一梦醒来,台阶前的梧桐树叶就已经在秋风里沙沙作响了。

作者简介:

朱熹(1130~1200),南宋理学家、教育家。字元晦,号晦庵,谥号文,世称朱文公。祖居徽州婺源(今属江西),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定居建阳(今属福建)。绍兴进士,其后历仕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朱熹与吕祖谦、张栻齐名,时称“东南三贤”。在哲学上,发展了“二程”(程颢、程颐)关于理气关系的学说,集理学之大成,建立了完整的理气一元论体系,世称“程朱学派”。其理学思想在明清两代被提到儒学正宗的地位,成为官方意识形态。“朱子学”曾在韩国、日本颇流行。从事教育五十余年,强调启发式。其诗文很有特色,以平易畅达、说理密见长,诗则以吟咏情性、雍容和缓取胜。朱熹博极群书,广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至自然科学有不同程度贡献。著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诗集传》《楚辞集注》等。后人编纂《晦庵先生朱文公集》和《朱子语类》等。

(部分内容来自百度百科)

责任编辑: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10-31 12:2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