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首页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古韵兰香 | 《别云间》

发布时间:2025-10-19  点击量:

别云间

【明】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赏析

《别云间》是十七岁少年英雄夏完淳诀别故乡时写下的生命绝唱,字字泣血,句句铿锵,将家国之痛与赤子之情熔于一炉,读来令人魂撼心惊。诗以“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起笔,看似平静的叙事下藏着惊雷。“羁旅”二字,浓缩了三年抗清生涯的辗转飘零与艰苦卓绝,从随父起兵到身陷敌手的万千辛酸,皆隐于其间。“南冠”一典的化用,更暗喻着身陷囹圄却不改的忠贞气节。当目光从个人遭遇投向破碎山河,便有了“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的悲愤诘问。曾经的锦绣河山沦为疮痍之地,复国宏愿在现实面前碎成泡影,诗人的泪水不是为一己生死而流,而是为故国沉沦而淌。情感陡转至颈联,诗人坦然待死,却因牵挂父亲遗志、母亲孤苦与妻子情深满心难舍,这份“难”,是英雄卸下铠甲后的柔软,让形象愈发真切动人。最终,柔情再度升华为刚毅,“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以铮铮誓言作结。即便生命将尽,诗人的魂魄仍要化作守望的眼睛,静待后继者高举义旗光复河山。这不是绝望中的虚妄期许,而是将生命与信念熔铸的永恒盟约,为全诗注入了震撼人心的力量。全诗无雕琢之痕,从飘零之苦到山河之痛,再到故乡之恋与毅魄之誓,少年以生命为墨,写下这首跨越时空的爱国壮歌,成为民族记忆里的不朽丰碑。

译文

三年来,为了抗击清兵,我四处奔波,如同漂泊无依的旅人,今日不幸兵败被俘,成为了阶下囚。山河破碎,满目疮痍,那无尽的伤痛泪水,潸然而下,国土沦丧,在这艰难的世道中,谁还能说天地依然宽广?我已然知晓,黄泉之路已然临近,死亡即将降临,但要与故乡永别,心中实在是万分艰难。待到我英魂归来的那一天,我定要在空中深情地凝望,凝望那抗清的义旗依旧高高飘扬。

作者简介

夏完淳(1631年-1647年),明末少年诗人、抗清将领。别名复,明亡后改名完淳,明松江府华亭县(今上海市松江区)人。夏完淳幼年即被举为神童,四岁能写文章,五岁讲《论语》,六岁熟经史,九岁印发诗集《代乳集》。十四岁时随父夏允彝投身抗清复国运动,父亲殉国后,他加入吴易的起义军继续抗清。永历元年(1647年),夏完淳随陈子龙筹划松江兵变,因事泄被捕。同年九月,夏完淳慷慨就义,年仅十七岁。夏完淳一生著有赋12篇、各体诗337首、词41首、曲4首、文12篇等,代表作品有《大哀赋》《南冠草》《狱中上母书》等 。

责任编辑: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10-19 16:1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