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首页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节日 | 登高望秋远,重阳念亲恩

发布时间:2025-10-31  点击量:

节日介绍

重阳节,又称“老人节”“登高节”“菊花节”,定于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传统节日。因“九”为阳数,“九九”两阳相重,故得名“重阳”,又因“九九”与“久久”同音,寓意长寿安康,成为承载祈福辟邪、敬老孝亲、亲近自然等内涵的重要节日重阳节的起源可追溯至先秦时期,最初是古人祭祀天帝、祖先的秋季节日,兼具驱邪避灾的寓意。魏晋南北朝时,登高、赏菊等习俗逐渐固定,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文人墨客留下大量咏叹重阳的诗词,使其文化内涵更加丰富。1989年,我国将农历九月初九定为“中国老人节”,进一步赋予其敬老爱老的时代内涵。

01

节日意义

重阳节的核心意义是:弘扬敬老孝亲的传统美德,祈愿健康长寿。敬老孝亲的伦理坚守,成为维系家庭情感的纽带;祈福长寿的生命向往,体现对生命的敬畏与珍视;清雅高洁的文化追求,是古人精神境界的写照。

02

节日活动

登高:重阳节登高的习俗历史悠久,人们会登上高山、高塔等,登高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能让人们欣赏到秋天的美景,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赏菊与饮菊花酒:农历九月俗称菊月,重阳日又称菊花节,历来有赏菊花、饮菊花酒的风俗。

插茱萸:茱萸是一种药用植物,古人把茱萸作为驱邪的神物,称“辟邪翁”,每逢重阳节人人都要佩带。

吃重阳糕:人们吃重阳糕,取“糕”与“高”同音,象征步步登高。

敬老活动:1989年,中国政府将农历九月初九正式定为“中国老人节”“敬老节”,所以重阳节也成为了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节日。各地会组织各种敬老活动,如社区组织志愿者为老人提供服务,开展文艺表演为老人助兴等。

相关古诗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


薄雾弥漫、浓云低垂,这漫长的白天过得满心忧愁,案头金兽造型的香炉里,瑞脑香慢慢燃尽,时光也悄悄溜走。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重阳节,我独自枕着玉色枕头,躺在纱帐环绕的床榻上,半夜里,丝丝凉意浸透肌肤,更凉到了心底。黄昏时分,我来到东篱下,对着菊花静静饮酒,淡淡的菊香悄悄萦绕在衣袖间。别说这样的情景不让人魂牵梦绕、愁肠百结——当西风吹起,卷起帘幕的那一刻才发现,我清瘦的身影,竟比风中摇曳的黄菊还要憔悴。

重阳佳节,愿岁月安康常伴,登高望远心舒畅,愿长辈福寿康宁,亲友平安喜乐,不负秋光,不负韶华,祝重阳快乐,家人团圆,万事顺遂。

(部分内容来自百度百科)

责任编辑: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10-31 12: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