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届阅读文化节“阅动燕理”图书漂流活动圆满结束
发布时间:2025-08-01 点击量:
第十七届阅读文化节——“阅动燕理”图书漂流活动已圆满结束。本次活动,我们精选3本广受大众欢迎的图书,诚邀15位“领航读者”加入这场图书漂流,通过阅读感悟的分享与交流,搭建起读者之间思想沟通与情感连接的桥梁,丰富阅读体验。
活动风采阅读感悟
(一)《素食者》:女性反抗与社会规训的解构
领航读者围绕主人公英惠的“素食”展开解读:
李宇涵分析英惠在家庭与社会压迫下的困境,指出其“素食”“想变树”的反抗隐喻,剖析了书中男性角色象征的规训力量,核心指向个体对规训的突围;
罗智豪认为“疯”是觉醒的代价,英惠的素食是对父权、夫权等社会规训的反抗,以自身为筹码挑战生存法则,引发对勇气的思考;
官邓嘉琪分章节剖析东亚女性的困境,以多视角揭露人性,提及了女性觉醒背后的理论支撑。
(二)《明亮的夜晚》:女性力量与时代映照
领航读者聚焦韩国四代女性命运展开解读:
马欢婷、张雪静梳理四代女性(三川、英玉、美仙、智妍)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经历与困境,强调代际和解及女性的坚韧、互助;
石春雪、韩雨萱聚焦女性在困厄中的挣扎与坚守,指出书中主人公的经历呼应当下女性力量的崛起;
闫如玉从“夜晚”场景切入,感悟平凡人坚守中的生命微光。
(三)《她来自马里乌波尔》:家族史与历史记忆
领航读者围绕东欧苦难史的个体叙事展开解读:
刘宇晴解析作者寻根过程,提到非虚构文学的特点、记录价值,并给出阅读建议;
闫天佑聚焦书中母亲与姨妈的悲惨经历以及家族在时代动荡中的兴衰,指出写作是对抗遗忘的方式;
姜浩然感慨历史洪流中个体的渺小,指出作品是时代的缩影,非虚构承载着个体与时代的伤痛。
活动颁奖
活动结束后,所有参与图书漂流的领航读者均领取精美金属书签一枚,作为本次阅读之旅的纪念。
本次图书漂流活动通过 “书籍传递 + 感悟分享” 的形式,以书籍为纽带联结不同思想的碰撞,激发学生阅读热情。未来,阅读文化节将继续以丰富的读书活动推动书香校园建设,期待你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