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兰香 | 《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
发布时间:2023-12-01 点击量:
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
【宋】柳永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
夕阳岛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
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
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
赏析:
开篇先写古道上马行迟缓,用马迟的景和蝉鸣的声,来表达自己烦闷而踌躇的心理。下一句“夕阳岛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也是同样的用意,但"岛外”一词殊不可解,长安附近,哪里会有岛屿?倘是指黄河中的小片陆地,也当用“洲”字为是。别本作“鸟外”,比较可信--夕阳缓缓落下,归鸟掠过天际,这种景象确是和词人所要表达的情感相吻合的。上阕写景,下阕抒情,但过片仍以景来过渡,写"归云一去无踪迹”。白居易《花非花》中有"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句,晏殊在《木兰花》"燕鸿过后莺归去"中化用为“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因此会有人根据此句,认为词人是在怀念某个女子。但就字面上含义来看,这里或许只是纯粹的写景,或许只是表述离别的感伤,所指未必就是女子。后句“何处是前期”,既可能是对他人,尤其是某位女子的约定,也可能是自己对自己的期约。再往后“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去年时",是说自己的心情已经和过去不同了(不管是“去年”,还是别本作“少年”,都是泛指过去),既没有寻花问柳的兴致,也没有饮酒作乐的想法了。
译文:
在长安古道上骑着瘦马缓缓行走,高高的柳树秋蝉乱嘶啼。夕阳照射下,秋风在原野上劲吹,我举目远望,看见天幕从四方垂下。归去的云一去杳无踪迹,往日的期待在哪里?冶游饮宴的兴致已衰减,过去的酒友也都寥落无几,现在的我已不像以前年轻的时候了。
作者简介: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部分来自百度百科)